其实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听过了老挝,
上地方研究课时陈国义老师教的。
只是当时学的是"寮国"
长大后的自己比较喜欢另一个名字:老挝
不管,
反正老挝比较符合老挝的气质
早在2016年的时候就买了机票,来回大概马币120.
订机票前还问了我妈的意见,
她一开始不赞同,毕竟是我第一次出国
诶不是,
我曾去过新加坡的 Universal Studio 一日游,
当天来回 马来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 的那种,
如果一整天除了Universal Studio 其他新加坡的土地也没踏到也算"旅游"的话
反正意义上来说, 是真正第一次要在国外过上超过一夜
我游说了很久
展示了各种影片和照片给我妈看
说了各种好话。
然后她答应了
于是我出发了。
后来我迷路迷到庙里面去了 |
2.
我开了一本笔记本
计划十天的行程。
我甚至画了老挝的简版地图
在要去的地方打了星星
当然那笔记本在老挝时也成了我的日志。
花了多少钱做了什么,遇到了谁
零零碎碎的都记下来了。
老挝日志 |
老挝的钱币 kip 只能在当地兑换,
所以只能在大马换了大约200美金,
对当时还是学生的我来说也算不少了
自己搭巴士到了机场,
飞机起飞,
然后降落,
我到了。
一下机进入眼帘的是一片沙尘,
心里第一个形容词是,荒凉。
由于几天没下雨的关系,
风一吹沙尘就飘了起来。
无法形容当时的情绪,
大概是对未知的憧憬
参杂着一丝丝激动。
过了关卡后立即办了电话卡报平安,
兑换了当地货币,
瞬间变成百万富翁 (欸不是)
然后开始观寻找达市中心的接驳车。
Lao Kip |
一位大马华人妇女邀请了我一起,
他们是一家人,大概9人,
说,我们包车了,还有空位,你上来吧。
在车上寒暄了几句,
到下车时都说不用钱。
这大概是我到老挝遇到的第一件好事吧。
像《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里说的,
新手的好运道。
路程没什么风景,
而我还在适应左边驾驶,
好几次以为司机驶在别人的路上而差点出声提醒,
然后慢慢地习惯了,
我终于抵不住睡意,
在前往市中心的路上睡着了。
——这是老挝与我的初见。
某天看到一位白了头却还在背包旅行的婆婆 |
3.
到达市中心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住宿,
当时司机想送我到住宿,
可我说我还没订。
回想一下还挺大胆的,
没预定住宿就出发了。
这趟旅程住了四家不同的住宿:
1. 最有安全感的是第一和最后的那家,(嗯是同一家)
2. 最舒服的是在万荣有两张双人床和私人浴室的那家,
3. 最凄凉的是浴室窗口破了所以洗澡要半蹲因为害怕走光的那家,
4. 最具冒险性(?)的是那家男女混住的那家
寻寻觅觅中遇到一位马来西亚马来人,
对方介绍我去一家也是马来西亚马来人开的客栈,
他娶了老挝妻子,
常常吵架,我们都看得很有趣
有一天早上他们冷战时
我们想选择茶或咖啡都不知道要跟谁点
我们面面相觑,从彼此嘴角看见隐藏不住的笑意(欸走题了)
房价很便宜,
一晚20块马币,还包早餐。
于是我在那儿落脚了。
烤鸡 |
我在不同的 dorm 里遇到的,
好像都是很有故事的人。
其中一个稍微有烟瘾的,
自小被收养到波兰的韩裔女孩。
她常常沉思(也可能是发呆),
早上出门时,晚上回来时,
都见过她在客栈门口,
手指夹着烟一口一口地抽着,
不说话。
迟暮 |
对了,我的三观在那家只住了一晚的 mixed dorm 被刷新了,
那天刚从万荣回来,
随便找了一家 mixed dorm 6人房,
入住时被告知已住进一位爱尔兰女孩和一个非洲黑人小伙
三个英国人进来时,
我正趴在床上万荣日志。
立马起身打招呼,
叫 Maria 的女孩一进来就跟我说,
“陆地真好,我们在船上呆了两个星期,
所以我已经两个星期没有性生活了,
我的天,快疯了。”
我笑容僵了一下,然后哈哈哈地不知怎么接话。
小姐你这样跟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说你的性生活真的好吗。
没事,我要淡定。
国际化一点,嗯。
打过招呼后很遗憾的,那位比较帅的男生睡我上铺,
然后睡我隔壁下铺的那位,
悠闲地走到我前面的储物柜,
放下了书包,
然后开始脱裤子,脱剩一件四角内裤。
我???!!!!
我表面上一脸淡定见过大风大浪的样子,
却一边在内心咆哮一边把这一幕写在日记,
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Someone is taking off his pants in front of me!!!!
Like, right now at this moment!!"
对了,这位脱裤子的男生
跟我打招呼的用语是,
"Hi, I'm the King of Viking!"
当时我脑子一抽,回道
"Oh great, I'm the Queen of Viking then"
瞬间觉得这句话不对
还没来得及收回,
对方已经开笑了。
欸不是先生你听我说
还没脱裤子的 King of the Viking |
吃了晚餐回去时终于见到了那位下铺,
20岁的爱尔兰女孩,
她坐在床上,
跟我打了招呼,
然后说,“我过了12点就21岁了”
我表示讶异,说你真勇敢。
寒暄一下就回到床位,写日记划手机,
直到睡着那三个出去喝酒的英国人还没回来。
后来他们进来时我其实醒了一下,
听到窸窸窣窣的拿衣服声和 Maria 的一声“shhh——”
声音顿时小了很多,
于是翻了个身继续睡。
第二天退房时那三位还在睡,
于是我小小声的,
和那位爱尔兰女孩说了声 Happy Birthday,
她嘴角弯弯,有些害羞地回了 Thank you。
有个词很好形容以上的人们,
叫萍水相逢。
有时候我离开时,
他们出去了。
有时候则是我一起床,
邻铺的已经走了。
我们都没有说再见。
他们在我脑海的模样,
大概也会渐渐模糊吧。
老挝天空 |
4.
在琅勃拉邦去了 Big Brother Mouse做义工,
教当地孩子学生们英文。
去到时已经有很多外国人在教了。
本想说也教英文好了,
但他们说遇到会说中文的真的很难得,
于是一大群想学中文的小朋友就哗啦啦地从别的小群组过来了。
欸 你们这样中途离开真的好吗
他们很有热忱。
虽然语言不通,用谷歌翻译也无法,
但大家相处得很愉快,
我们甚至还一起唱歌。
在老挝的10天里,
我大概有五天的傍晚是在那里过的吧。
Big Brother Mouse |
有天经过琅勃拉邦图书馆,
进去参观,里面人不多。
但是我在那里遇到了两个很有意思的人。
第一个是会说韩语的和尚。
也不算是和尚,就是 novice
到达某个岁数会还俗的那种。
说实话,他的韩语比我还流利,
于是一个马来西亚人,一个老挝和尚,
就这样莫名地用韩语交流了。
现在回想,画面还真清奇。
他问我为什么学韩文,
我说因为喜欢 Running Man,
我说那你呢,
他说想到韩国当练习生。
我??
然后默默接受。
后来在他的社交媒体上,
看到了他换上常服的样子,
觉得还是僧袍适合他,
他长得整个就是很佛系啊。
在老挝用韩语交谈的马来西亚人与老挝人 |
在离开的前一天我遇到了图书馆管理员。
人憨憨的,很爱笑
我们谈了各种话题,因为他根本就是个自来熟。
他告诉我虽然很多旅人会进来看看,但都不会逗留,
因为里面的书都是老挝文,
而我看到用老挝文学韩文的书才逗留那么久的
(没错是那位和尚买的,都放在图书馆了,真佛)
然后他告诉我他们每个星期都会去不同的学校,
收回借出去的书,再把其他书借出去。
说若我感兴趣,不妨随他们去一趟。
我当场就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我们出发,到达后等了几分钟他们就放学了。
他们安排给我的工作,是拍照。
可我不清楚他们的标准定义是什么,
他们只说随便拍。
好。
于是我什么都拍。
看到可爱的小朋友,拍。
看到玩耍的小朋友,拍。
看到哭闹的小朋友,照拍。
我觉得,
他们看到那几百张照拍后大概会后悔给了我这份任务。
小可爱们 |
爱看书的小可爱们 |
对了,在这里发生了一件小插曲。
我和小朋友玩到忘我时,
那位男图书管理员满脸通红,
表情紧张又带着歉意,
指了指我胸口处。
低头一看才发觉我衬衫纽扣开了。
后来他一直跟我抱歉,
我说你不用抱歉啊,
我才要感谢你的告知。
不然我就带着儿童不宜的打扮在小学到处游荡了欸。
话说,后来我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后也遇过这样的事,
当时正在赶轻轨,
上车后有位马来大叔神色有异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别开视线。
我不知所以。
然后有位马来女士又看了我一眼,不语。
后来有位穿西装的印度小哥,站在隔了4-5个人距离,
指了指自己的胸,
我才恍然大悟。
有点恼怒为什么最先看到的两位不选择告知而是选择视而不见
是觉得自己应该有风度有礼貌所以选择避开?
等我扣上纽扣后想对那位笑笑表示感激,对方已经若无其事地戴上耳机了。
嘿,这才是避免尴尬而不失风度的做法好吗。
于是那天又让我回想到了,
一边涨红着脸
一边鼓起勇气告知的
这位图书管理员。
正直善良的图书管理员 Sengdao |
5.
从琅勃拉邦到万荣大概要7小时车程。
来回共14小时的路程中也发生了有趣的事。
比如说中途吃午餐时帮忙了一对韩国母女翻译点菜,
结果阿姨上车后很热心地塞给了我一堆糖果(其中包括我喜欢的 anytime 糖)。
后来在夜市碰见时也兴奋地喊住我的名字,
“阿—里—颂!!!”
一转头就看到她女儿忙拉着她让她小声一些,
因为老挝夜市真的很安静。
阿姨看到我穿着老挝裤裙,
就在路边大声称赞好可爱。
是那种,
看到什么都一惊一乍很有兴趣的,
很可爱的传统韩国大妈。
风景很漂亮但车镜不干净 |
路程中也有一群白人女孩,
表情拽拽的,
还未到达午餐地点就有个女孩嚷着上厕所。
司机指指前方,说待会儿就到休息站了,
因为我们走的是山路,
没有安全栏杆的,一不小心会掉下去的那种,
怎么说在路中间停下都有点危险。
结果女孩不断质问,
“我说我要上厕所。你听不懂英文吗?”
好几次后司机终于停车,
说,"here. no toilet. just here."
这里吧。这里没有厕所。所以你在这里解决吧。
那么司机的 “here”指的是哪里呢?
——是路旁。
是能看到云海,风静静吹着的路旁。
我差点笑出声。
女孩和她的朋友们下车了,
站在车旁,
一副“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的表情,
拖了几分钟后也无可奈何的上车了。
我想如果女孩大胆一些的话,
在老挝高山路旁解放应该也会成为她难忘的经验。
然后司机重新出发,
跟大家说我们大约还有半小时就会到达午餐地点。
车内又恢复宁静,
继续朝着万荣的方向慢慢前进。
路程中看见正在燃烧的森林 |
万荣很热闹,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人。
我孤家寡人的报了一日游,
一团10人。
预料之中的,
大家都是组好队报名的,不是情侣就是朋友。
只剩我和一位美国大叔是单独报名的。
我们在后来的 kayak 项目中也自动成为一组。
我在这项目认识了一对泰国情侣Toey 和她男友
噢,我们至今还保持联系
我在来临的二月会去曼谷,
也约好了要见面。
Toey 与男友 |
一日游最喜欢的大概是漂流与kayak,
漂流是坐在一个大轮胎上,
手牵着绳子往山洞内漂。
躺在轮胎上漂流时仰望从树叶渗透下来的光 |
我们在山洞旁吃午餐,
很好吃的午餐。
美国大叔得知我是第一次出国旅游,
问我为什么选择了老挝,
我笑笑后老实说
因为机票很便宜啊,
而且老挝听起来很神秘。
他也笑了,说
"You made a good decision"
美国大叔跟我说了他的职业,
他纠正无法正确发音的小朋友,
或是已有说话困难的老人家正确的发音方式。
我说这职业很酷。
然后大叔又跟我说美国 Utah 与摩尔门教的历史
嗯,就是历史。
如果我是九把刀,
我大概会出一本《在老挝学摩尔门历史的女人》。
其实我忘了我们是如何把话题扯到这里来的,
总之后来回到住宿后
我花了半小时去了解摩尔门到底是什么。
与 Steven 大叔,左边那位 |
前面提到的,
我在万荣的住宿是最好的,
四人房我一人独占,
大约是位置不在市中心加上淡季的关系。
房间有两个双人床和私人浴室。
老板大叔是当地老挝人,
经营着住宿 + 餐厅,
话不多,但很热心。
我前一天已经买了一日游的票,
结果第二天一早要去旅行社集合时我才发现我把去旅行社的路给忘了,
于是急急忙忙地向老板大叔问路。
老板大叔先让我把票递给他,
让他看看这家旅行社怎么样,
他说这里有几家不怎么良心的旅行社,
我很幸运地选到了一家不错的。
Blue Lagoon |
我们站在民宿大门前,
老板大叔指着某个方向,
用不怎么流利的英文和我说,
哪个路口转左,
结果解释到一半他自己不耐烦了,
手一拍,说,
走,我载你去。
于是立即发动了他的摩托车载我去了。
身为异客兼路痴,
老板此举对我而言,
实在超级温暖。
老挝国花 Frangipani —— 鸡蛋花 |
一日游那天到达旅行社时,有点太早了,
因为我预了很多时间在迷路上。
于是只好坐着等。
有位韩国男生来搭讪,
他讶异于我会说一些韩语,
一直很兴奋地让我多说几句,
然后问,除了这些你还会其他的吗?
我想想,说
“呃,粗口?”
他非常兴奋,要求我说几句粗口,
我犹豫了一下才说
"미친새끼?"
Mi-chin-sae-kki,大约意思是死疯子
他听了眼睛睁大一秒后站起来拍手大笑,
嘴里嚷着“大发了大发了”
后来交换了 kakao talk,
只是第二年我把 kakao talk 卸载了。
哎,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爆粗后得到如此良好的反应吧。
后来吃完晚餐回去,
口渴想和老板买瓶水,
结果想付钱时老板很傲娇地摆摆手说,
"free, free, no money"
我笑着说谢谢。
离开的时候,
回头看了民宿一眼,
然后祈祷老板大叔生意兴隆。
在万荣的第二晚,
买了香蕉煎饼,
穿着老挝裤裙加人字拖,
往回去住宿的路上走着。
风很大,
我的影子在前面带路。
6.
遇见映霞 a.k.a Gia 是在第三家住宿,
当时我刚入住,
正趴在床上写给自己的明信片,
然后她进来了,
语言有些不通,
于是帮忙翻译。
由于第三家住宿是浴室窗口破掉的那家,
所以我推介先到我第一天住的住宿住一晚,
我第二天也换回去那家住宿。
布施 |
和 Gia 租了自行车,
往更远的方向探索。
看到了每年都被河水摧毁,
然后每年都在筹资重建的桥。
发这篇文时,这桥大概已经被重建3次了 |
Gia 大学毕业后往世界各地跑,
老挝下一站就是斯里兰卡,
当时她问我什么时候回国,
我跟她说了回程日期,
也问她什么时候去斯里兰卡,
她说我回国了她就出发了,
诶,真好。
在签证允许的时间内想呆多久就多久。
后来看到她在印度逗留了很长一段时间。
也常常分享路途中遇到的有趣的事,
每每都读得很羡慕。
有天下午天气太热了,
好多人都呆在住宿没出去,
老板见状便邀请了他的朋友们来,
我们一起弹吉他唱歌吃虫。
嗯吃虫。
哦对了波兰女孩和 Gia 也在。
在吉他与鼓的伴奏下,
我们合唱唱了几首歌,
The lion sleeps tonight //
I'm yours //
还有一首我不怎么熟悉的 don't worry be happy
由于我和 Gia 都不会唱,
波兰女孩在大伙儿的鼓励下也小小声地独唱了,
我在一旁负责拍手。
后来老板捧来一盘炸蚱蜢,
用绿豆作配搭。
我吃了一个,
吃前还要深呼吸准备的那种,
然后一口放进嘴里随意咬了两三下就吞了。
口感脆脆的,咸咸的,
没有想象中奇怪的味道,
但有心理障碍所以没有想吃第二只的念头。
我忘了我们是怎么散的,
但大伙儿围在一圈唱歌打拍子吃虫的画面,
是我在回想老挝时,
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之一。
如果说吃蚱蜢还能回想,
那脑海自动避免回想的画面,
大概就是误吃烤蜂蛹的记忆了。
是同行的朋友买的,
当时看完早晨布施后到早市买早餐,
路过一个地上烧烤摊,
摊主正烧烤的东西,被香蕉叶包着,形状似蜂窝,
朋友很好奇于是上前询问,
摊主的回答是 "bee"
但我俩看着形状,
自动把那东西误认成被采集蜂蜜后剩下的蜂窝
于是朋友买了一个试试。
东西是白白色的,摊主提供的餐具是牙签。
总之,一番琢磨后我终于试吃了。
哦,我无法形容当时的恶心感,
一点都不如想象中的甜。
大概是,
连香蕉叶香也掩盖不掉的,
生物的味道。
我脸色大变,跟她说这不是蜂窝,
然后我们仔细一看,
长得居然像蛀虫。
顶上还有两粒还未成型的,
大约是眼睛。
当时真的恶心到不行,
连忙到附近小摊子买了当地小孩的零食缓缓。
即便过了很久之后,
翻回老挝的相册看到尝试拍的照片,
胃里还是会忍不住翻腾了一下。
这就是蜂蛹与语言不通的威力。
7.
这趟旅途也遇到很多马来西亚人,
和大马友人结伴上普西山看日落时,
有两个人听见我们用马来文说话,
就主动来结交了,
我们四人都是 solo,
我们都觉得好神奇。
第二天晚上我们也约出来一起吃晚餐喝老挝咖啡,
笑说有一种大马人在老挝约 mamak 的既视感。
后来一个回沙巴当老师,
一个继续网卖,
一个嫁去了美国。
更神奇的是,
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我遇到了校友。
“马来西亚哪里”
“哪间大学”
“ Cyber 的还是马六甲的”
每一个更详细的问题都让我们惊讶。
对方是个法律系的女生,
和当时还是暧昧对象的男友来旅游,
后来在社交软体看见他们确认关系的文都想直接留言
“嘿我早就看出来了”
我们之间有共同的朋友,
在校看见我和她打招呼时很是惊讶,
原来你们认识。
“怎么认识的”
“在老挝旅行时”
“还真。。。特别”
是不是。
8.
还有很多琐碎的事情无法一一写下,
当时 IG Stories 还没有 Highlights / Archive 这些功能
感恩还有 Snapchat 可以回顾。
看回旅游日志时也恍然大悟,
啊,原来是这样。
常常在网上看到游记心得,
也有去一趟旅行就找到人生真谛的人们。
于我来说当然没那么神奇,
可能我的法力(?)还没高到能瞬间渗透或悟出什么大道理,
虽然它确实有打开我的眼界,
——比如说终于看到了小学时学的湄公河。
但回来后还是照样读书考试毕业上班,
然后再去旅行。
只是,
如果有人问我,
你说,
寮国到底有什么?
我可以说,
有一段非常美好的,
从22岁起就一直持续在心中发酵的,
特别的记忆。
所以,我们下次再见面吗?
————————————
我们下次再见吧。
当时她问我什么时候回国,
我跟她说了回程日期,
也问她什么时候去斯里兰卡,
她说我回国了她就出发了,
诶,真好。
在签证允许的时间内想呆多久就多久。
后来看到她在印度逗留了很长一段时间。
也常常分享路途中遇到的有趣的事,
每每都读得很羡慕。
与 Gia 映霞 |
好多人都呆在住宿没出去,
老板见状便邀请了他的朋友们来,
我们一起弹吉他唱歌吃虫。
嗯吃虫。
哦对了波兰女孩和 Gia 也在。
在吉他与鼓的伴奏下,
我们合唱唱了几首歌,
The lion sleeps tonight //
I'm yours //
还有一首我不怎么熟悉的 don't worry be happy
由于我和 Gia 都不会唱,
波兰女孩在大伙儿的鼓励下也小小声地独唱了,
我在一旁负责拍手。
后来老板捧来一盘炸蚱蜢,
用绿豆作配搭。
我吃了一个,
吃前还要深呼吸准备的那种,
然后一口放进嘴里随意咬了两三下就吞了。
口感脆脆的,咸咸的,
没有想象中奇怪的味道,
但有心理障碍所以没有想吃第二只的念头。
我忘了我们是怎么散的,
但大伙儿围在一圈唱歌打拍子吃虫的画面,
是我在回想老挝时,
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之一。
那脑海自动避免回想的画面,
大概就是误吃烤蜂蛹的记忆了。
是同行的朋友买的,
当时看完早晨布施后到早市买早餐,
路过一个地上烧烤摊,
摊主正烧烤的东西,被香蕉叶包着,形状似蜂窝,
朋友很好奇于是上前询问,
摊主的回答是 "bee"
但我俩看着形状,
自动把那东西误认成被采集蜂蜜后剩下的蜂窝
于是朋友买了一个试试。
东西是白白色的,摊主提供的餐具是牙签。
总之,一番琢磨后我终于试吃了。
哦,我无法形容当时的恶心感,
一点都不如想象中的甜。
大概是,
连香蕉叶香也掩盖不掉的,
生物的味道。
我脸色大变,跟她说这不是蜂窝,
然后我们仔细一看,
长得居然像蛀虫。
顶上还有两粒还未成型的,
大约是眼睛。
当时真的恶心到不行,
连忙到附近小摊子买了当地小孩的零食缓缓。
烤蜂蛹,你能看到眼睛吗 |
即便过了很久之后,
翻回老挝的相册看到尝试拍的照片,
胃里还是会忍不住翻腾了一下。
这就是蜂蛹与语言不通的威力。
7.
这趟旅途也遇到很多马来西亚人,
和大马友人结伴上普西山看日落时,
有两个人听见我们用马来文说话,
就主动来结交了,
我们四人都是 solo,
我们都觉得好神奇。
第二天晚上我们也约出来一起吃晚餐喝老挝咖啡,
笑说有一种大马人在老挝约 mamak 的既视感。
后来一个回沙巴当老师,
一个继续网卖,
一个嫁去了美国。
在老挝约 Mamak 的 Solo Traveler 四人组 |
更神奇的是,
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我遇到了校友。
“马来西亚哪里”
“哪间大学”
“ Cyber 的还是马六甲的”
每一个更详细的问题都让我们惊讶。
对方是个法律系的女生,
和当时还是暧昧对象的男友来旅游,
后来在社交软体看见他们确认关系的文都想直接留言
“嘿我早就看出来了”
我们之间有共同的朋友,
在校看见我和她打招呼时很是惊讶,
原来你们认识。
“怎么认识的”
“在老挝旅行时”
“还真。。。特别”
是不是。
普西山日落与倒影 |
普西山夕阳 |
8.
还有很多琐碎的事情无法一一写下,
当时 IG Stories 还没有 Highlights / Archive 这些功能
感恩还有 Snapchat 可以回顾。
看回旅游日志时也恍然大悟,
啊,原来是这样。
Gia 镜头下的我 |
常常在网上看到游记心得,
也有去一趟旅行就找到人生真谛的人们。
于我来说当然没那么神奇,
可能我的法力(?)还没高到能瞬间渗透或悟出什么大道理,
虽然它确实有打开我的眼界,
——比如说终于看到了小学时学的湄公河。
但回来后还是照样读书考试毕业上班,
然后再去旅行。
住宿出来左转走到尽头就是湄公河 |
是湄公河诶 |
只是,
如果有人问我,
你说,
寮国到底有什么?
我可以说,
有一段非常美好的,
从22岁起就一直持续在心中发酵的,
特别的记忆。
所以,我们下次再见面吗?
————————————
我们下次再见吧。